【案例特色】
牙周手術沿著齦緣的切口只有內斜切法?
牙醫界似乎把內斜切法成了牙周切口的唯一代名詞;其實有內就有外,外斜切法(external bevel)歷史上應用在內斜(internal bevel)之前,中間還經過一陣子垂直切法(perpendicular-butt joint)。命名是以相對於牙齒長軸的斜向角度而定的:冠向為外、根向為內 。 舉凡齦溝切口、齦脊切口皆為內斜,齦下切口則可分內、外斜端看牙齦厚度及角化齦的寬度。內斜是為翻瓣而設計的,外斜則是為不翻瓣設計的;一般增厚(>2mm)的牙齦都有足夠的角化齦可以考慮以外斜切口直接修除牙周帶並有效整形牙齦型態而且不需要縫合; 若此時以內斜切翻瓣, 對於瓣的厚度便不好掌握還要費勁縫合; 當然使用外斜切多半是針對沒有骨內缺損或骨外增生的案例才合適使用。本案例即是一個使用外斜切口進行齦修術的典型案例。臨床上常見成年人因為服用血壓藥物或其他藥物而產生牙齦增生的現象,雖然沒有骨頭的破壞,但是牙周袋因著在冠面上的增生,而使得假性囊袋增加,影響了健康以及美觀。這個案例採外斜切口齦修術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
問題詢問